逛庙会的由来 庙会传统文化介绍

2025-01-0913:40:40常识分享0

庙会的渊源与各地盛况

新岁之始,万物更新,人们在迎接新年时,带着期盼与欢乐之情参与到庙会之中,享受这份充满文化氛围的喜悦。这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喜庆活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慰藉和传统的继承。

庙会期间,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气氛。鲜艳的福门福柱、挂满街头的红彤彤的灯笼、迎风招展的彩旗、欢快的节目表演,以及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无一不展现了节日的热烈与喜庆。

庙会,又称为"庙市"或"节场",是民间和岁时风俗的体现,通常在农历新年至元宵节期间举行。其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先民们为了祈求祖先及神灵的庇佑,选择在庙堂之中进行供奉与祭祀,进而形成了庙会。

庙会文化作为古老的民俗活动,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各地的庙会盛况各异,令人目不暇接。著名的庙会有太昊陵庙会(河南)、龙华庙会(上海)、厂甸庙会(北京)等众多。其中一些庙会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而被列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又称"二月会",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伏羲和女娲的神话故事。相传伏羲以"二月会"的形式部落男女成婚繁衍人类。此庙会不仅展现了古代先民的生活习俗,还体现了伏羲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北京的庙会则以其独特的面塑民间艺术和玩具市场而闻名。庙会上的面塑艺人以巧妙的双手制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而玩具市场上的各种民间玩具更是种类繁多、制作精巧,每一件都堪称手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它不仅是神话故事和的体现,更是人们祈福还愿、赛会演剧、社会交往和商品交换的社交平台。它成为了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终—

《民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