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笔下的行书艺术:日字旁的独特韵味。
今日,我们继续探索行书的奥秘,聚焦于那富有动感的偏旁部首——日字旁。
“日”,读音rì,自古便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文字中。它起源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代表着“白昼”,与夜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在汉字中,以“日”为意符的字多与太阳或时间相关,如时、晴、明、暗、暮、晓等,都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换。
在行书的笔触下,日字旁有着别样的风采:
左侧的竖画以露锋斜切入,笔锋锐利;横折之处留有气口,横画微微上扬,力度由重至轻,流畅自然。随后折笔向下,写出的竖画力量渐重,身姿稍长,出钩处细长有力。中间的小横同样抗肩圆收,与下方的横画首尾呼应,间距匀称。
相较之下,楷书中的日字旁则有着不同的韵味:行书中的“日”字更注重圆润的笔触,而当作为偏旁置于字左时,其形态更为窄长,不宜过宽。两个竖画呈相背之势,底横左探,化横为提的写法更是增添了动感。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具体字例来感受日字旁的魅力:
暗àn
旦dàn
晋jìn
晶jīng
明míng
普pǔ
晴qíng
时shí
晚wǎn
晓xiǎo
映y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