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耳机的过程若能懂得辨别关键参数,将极大提高购买满意度,减少购买失误的几率。实际上,对于声音而言,清晰明了的音质并非仅仅依赖主观的“脑放”,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耳机音质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表面所见的简单构造,而是包含了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驱动单元和振膜的材质、数量、腔体结构以及调音等。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参数,它对音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重要的参数——频响。
一、频响的定义
频响,又称为频率响应,以Hz(赫兹)为单位进行衡量。它描述的是声波在完成一个振动循环过程中,每秒钟重复的次数。例如,如果声波在1秒内振动1次,那么它的频响就是1Hz;若振动20000次,则为20000Hz。
我们在耳机的宣传资料中常见的频响范围,如20--20000Hz,便是这一概念的体现。
二、频响与声音质量的关系
对于那些对高端HiFi耳机有所了解的消费者来说,频响范围这一参数并不陌生。不同耳机的频响范围各有不同,这反映出不同的声音表现。比如拜雅T1 II代的宽阔频响与AKG K701的极宽频响,均展现出耳机出色的性能。
三、如何解读频响曲线
每款耳机的频响曲线都是独一无二的,它间接地反映了耳机之间的声音表现差异。如果某款耳机的频响曲线在低频段出现明显的衰减,那么就意味着这款耳机在低频方面的表现可能不足。反之,若低频量过多,可能导致中高频的细节被掩盖。
例如,红米AirDots的频响曲线显示其低频量过多,容易给人轰头的感觉;而像AirPods Pro和三星Galaxy Buds等高端耳机,其频响曲线相对标准,三频均衡,能够适应多种音乐风格。
四、识别商家的宣传策略
在购买耳机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低频量过大的耳机,这些耳机通常以讨好耳朵为目的,但可能掩盖了中高频的真实表现。这样的耳机虽然在低频上表现出色,但却可能使整个音乐听起来缺乏细节。
在如今的真无线耳机市场中,虽然有些耳机在低频上做得很出色,但整体音质却不尽如人意。在选择耳机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频响范围的广泛性和频响曲线的均衡性。
五、如何选择合适的耳机
选择一款合适的耳机时,我们应考虑其频响范围、频响曲线的均衡性以及价格等因素。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一款具有广泛频响范围和均衡曲线的耳机是明智之举。
在众多的选择中,总有几款优质的耳机脱颖而出。这里简单给大家推荐几款市场上的热门产品,以供大家参考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