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如一片广袤的旷野,而非预设的轨道。
随着时间的流转,我时常沉吟于这句话的深意。
如今,我家的小Joshua即将迈入他的第十一个年头。于是,众多伴随我走过的读者与学员们的孩子,也在岁月中茁壮成长。
成长的路途上,我见证了各种家庭关系的变迁。有些家庭亲如手足,有些则渐行渐远,甚至有的家庭关系如同水火交融般复杂。
后两类关系背后的裂痕,往往源于压力、情绪的波动以及沟通的障碍。这些挑战常常令家长们心痛不已,内心充满自责与无力。
许多父母因亲子关系的困惑而向我寻求帮助,倾诉他们的无助与迷茫。
我始终坚信,那些主动寻求支持的父母并非因育儿失败,而是因为他们拥有难能可贵的自我觉察力,勇于正视问题。
他们在痛苦与无助中寻找出路,渴望找到一种能够帮助孩子和自己共同成长的方式。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父母自身的情绪问题往往是影响孩子行为的关键因素。就像我们即将开展的12月情绪管理营的主题一样,父母情绪的管理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
儿童精神科专家如·斯特恩的观点指出,母亲与孩子的相互作用深远而持久。他提出的“共同调节”理念强调了情绪共鸣的重要性。
在孩子年幼时,他们尚未完全具备处理情绪的能力,需要父母的引导与帮助。如果父母能够从小建立良好的情绪共鸣,孩子成年后将更容易学会自我调节。
当孩子的行为触动了父母内心的童年记忆或情绪时,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得复杂。例如,若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倾听和理解,他们可能难以帮助孩子建立共情,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与冲突。
回想起·斯特恩的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因触电而引发母亲的愤怒反应,多年后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母亲的情绪问题形成映射。这正是情绪共鸣“共同调节”失败的表现。
一位学员妈妈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儿子在学校表现出行为问题,而她通过自我反思和沟通学习,逐渐理解了儿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她开始学习尊重儿子的情绪,不再急于抑制他的愤怒,而是以更包容的心态接纳他。
当这位妈妈用更平静的心态与儿子相处时,孩子的行为问题逐渐减轻,彼此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她现在经常对我说,孩子变得多么快乐、多么放松。
我时常提醒她,正是她的勇气和改变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这种改变不仅帮助孩子拥有了更健康的自我认知,也让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自信、自在。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亲子关系的互鉴性。我常感慨,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那个勇敢迈出第一步、主动去解决问题的人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有时我看到孩子过早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成长;有时我看到家长终于觉醒,含泪说无论如何都要爬起来。对于父母而言,改变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往往是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
若你也在育儿过程中遭遇了挑战与困惑,我愿意分享一些自我觉察、接纳与释怀、明确育儿目标、学习新的应对方式以及寻求支持的建议。希望能给你带来启示和帮助。
了解并接受孩子的旷野人生,为他们搭建一座桥梁,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当我们学会以开放的心态陪伴孩子时,我们便能引导他们走向属于自己的路。
父母的共情和自我成长是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每一次的情绪共鸣都是亲子关系走向更深层链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