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人问及我的最爱电影,若可任选,我总会首选《肖申克的救赎》与《勇敢的心》。两者都是我所钟爱,至极点至多次重温也仍然回味无穷,这选择往往令我左右为难,每一部都是心头痛爱。
当提及传唱度最高的歌曲时,莫里斯·艾伯特的《Feelings》必定首当其冲。从我在武大桂园的澡堂到每年一度的同学聚会,每逢需一展歌喉的场合,此歌总是我的必唱曲目。尽管我嗓音并不悦耳,但我仍以它为傲,其他歌曲我亦无法唱出其味。
《勇敢的心》是梅尔·吉布森的杰作,描绘了苏格兰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传奇一生。影片中的华莱士自幼家国破碎,与叔父四海为家。他与儿时采花相遇的梅伦姑娘情感深厚,成年后他返乡与梅伦喜结良缘。英格兰的打破了他的宁静生活。梅伦的不幸遭遇促使华莱士走上反抗之路,成为苏格兰反抗军。苏格兰贵族设下陷阱了他并交给了英格兰国王。
当华莱士即将走向刑场时,他的手中着的是那朵代表了他与梅伦纯真之爱的野花。仿佛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了梅伦在人群中等待与他重聚的幻象。他的怒吼震撼了夜空,将不屈的意志刻入了苏格兰人的记忆中。每次观影至此,我内心激荡不已,眼眶含泪。
《肖申克的救赎》同样是一部大获成功的电影,虽在奥斯卡上未有斩获,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而今,《肖申克的救赎》在各大电影榜单上几乎均被评为最值得一看的电影之一。从两部电影来看,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并不能单以获奖情况来衡量。
我对《勇敢的心》与《Feelings》的深深喜爱使我产生了创作的灵感:我曾尝试将这两者混合制作成一部短片。首次尝试剪辑长达两小时的电影到仅三分钟的歌曲长度,并同时保留情节和情感表达确实让我手忙脚乱。虽然我的剪辑水平还待提高,但每当我看到或听到它时,依然为之动容。
歌词如下:
《Feelings 深情》
歌词编译:公孙不害
歌词内容...
Feelings...
(重复歌词部分)
...
Wooo……feeling 啊……深情
再次在我心中回荡...
我喜欢《勇敢的心》中以一朵野花作为贯穿始终的情感线索。这朵野花象征着华莱士在深陷黑暗与痛苦时得到的一丝温暖。这一星火光最终燃烧成他生命中的烈火,温暖并照亮了他的余生。这种在逆境中的温情与支持显得尤为珍贵。
<勇敢的心》所讲述的故事无疑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悲剧。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提到的悲剧定义非常贴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正因为其有价值,因为其毁灭的悲壮性,使得故事更加震撼人心、发人深思。每次重温这部电影时,我都被华莱士的命运所牵动;但即便如此,我仍会时不时地再次观看这部电影。
也许正是这种悲剧的力量让我欲罢不能。就算是痛楚也总比麻木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