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格式详解
在编程中,我们常采用特定的格式来表述加工指令。例如,G73、G96等代码。
以下为各代码段的解释:
G73:用于粗加工循环。
G50、G0等:用于设定工件坐标系和快速定位。
∆i、∆k等:分别代表X方向和Z方向的粗加工余量大小及方向。
d:表示分割数,即粗切重复次数。
ns、nf:分别指精车加工程序的起始和结束段号。
编程实例
以下是某程序的实际应用示例,具体内容如下列所示:
O0001
N10 设定工件坐标系至 X150.0 Z100.0;
N20 返回第二参考点,准备更换粗车刀;
N30 调用1号刀1号刀补(粗车刀);
N40 主轴正转,转速设为1000转/分;
N50 设定粗车恒线速度为100M/分;
N60 最高转速限制设置为2000转/分;
N70 快速定位至循环起点;
N80 开始粗车循环,设定相关参数;
N90 G73循环粗车轮廓,设定具体加工路径及参数;
N100 定义精车轨迹起点;
N110 设定精车恒线速度为150M/分;
N230 程序执行完毕,主轴停止并返回程序头。
以上程序为实际加工过程中的一个示例,通过G代码的组合使用,实现了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循环过程。每个代码段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确保了加工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