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奇数还是偶数 519是质数吗

2025-01-0921:24:22生活经验0

了解并掌握整数中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对于我们日常的编程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我们称之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则称之为奇数。我们通常通过除以2来判断一个数是奇还是偶,看是否有余数来确定。但其实还有更高级的方法。

学过计算机二进制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或(|)、与(&)的概念。例如,0|0=0,0&0=0,0|1=1,0&1=0等。任何奇数的二进制表示形式,其最低位肯定是1,比如3的二进制是00000011,5的二进制是00000101。相反,偶数的最低位肯定是0。我们可以通过与操作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有人可能会问,这有什么用,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似乎没有意义。的确,对于我们人来说,这样的方法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计算机内部的算法就是这样运行的,即使我们用数字除以2来判断奇偶性,最终还是会通过与、或等操作进行计算。我们直接跳过中间步骤,直接用&方法来判断,能省下一个步骤。这对于大量运算的计算机来说,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还特意写了一个程序,看看两种算法下计算1000次、10000次、100000次以及1000000次所花费的时间。

下面是两种方法的代码实现:

首先是第一种方法:

```java

public class TestOddEve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are(1, 1000); // 这里先执行一千次的比较

}

```

然后是第二种方法:

```java

public class TestBinaryOddEve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执行一千次判断后计算平均耗时...

// ...然后执行一万次、十万次、一百万次...

}

```

在执行过程中,我记录了每次判断的耗时以及判断出的偶数和奇数的个数。以下是部分执行结果:

一万次执行后:两种方法的判断结果和耗时情况与一千次类似...(重复记录)

十万次执行后:开始观察到第一种方法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继续记录)

一百万次执行后:可以看到第二种方法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平均耗时比第一种方法少了十来毫秒。这证明了在大量运算的情境下,直接使用二进制位与操作来判断奇偶性确实能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