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2025-01-1300:41:32综合资讯0
  1.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流程

离子检验在化学实验中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各类考试中,尤其高考,频繁出现。

实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原理

实验步骤: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硫酸、Na2SO4溶液、Na2CO3溶液各少量,然后分别滴加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再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概述:三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前两支试管中的沉淀不溶解,而第三支试管中的沉淀溶解,同时伴有气泡产生。

结论分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BaSO4),而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的沉淀(BaCO3)则能溶于稀盐酸。

常规检验操作: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少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

排除干扰:滴加盐酸无现象可排除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干扰。

深入探讨:

(1)关于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的顺序:不可颠倒,否则将无法完全排除某些离子的干扰。

(2)关于试剂的选择:不可随意将稀盐酸换成稀硝酸或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将某些离子氧化为其它的形式,因此在无把握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但如果确定样品中无还原性物质,也可采用这两种溶液进行检验。

2、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应用实例——粗盐提纯工艺

粗盐中除了泥沙等杂质外,还含有硫酸盐、CaCl2、MgCl2等杂质。工业生产中常需要得到纯净的NaCl,因此需对这些杂质进行去除。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即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不应引入新的杂质,不应改变主要成分的性质和量,并且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试剂使杂质容易与主要成分分离。

在除杂过程中还需注意:为确保某杂质被完全去除,所加的试剂可能需略微过量,但这又会带入新的杂质。还需注意试剂加入的顺序和后续处理。

根据上述思路,可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盐,用碳酸钠溶液除去CaCl2,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MgCl2

为确保过量的氯化钡被完全去除,应先加入BaCl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

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可用稀盐酸去除,但在加稀盐酸之前必须先进行过滤。

练习题部分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