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许多人的生活轨迹,我发现了一些共同之处。这其中就包括不少拖延症的个案。他们的内心世界,仿佛是充满挣扎的画卷:
小A,即将大学毕业,他的心中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渴望进入事业单位,梦想着去西部支教,甚至想象过未来自己拥有一家公司的情景。这些美好的想法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之上。在现实中,没有课业压力的他,每天早晨在宿舍里可以睡到自然醒,直到8点到10点之间。虽然有时会去图书馆,但更多的时间却被消耗在各类新闻资讯平台上,如某乎、某条等。据他自己所述,每天耗费在这些平台上的时间高达5~6个小时,精神显得萎靡不振。可想而知,这些梦想对于他而言,似乎总是遥不可及。
再看小B,一位身为人母的女性。由于她选择在家中全职照顾孩子,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极度不满。她怀揣着许多梦想:想要学习弹钢琴并以此为业,想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也梦想通过“断舍离”将家中杂物整理得井井有条。她的想法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从未付诸行动。晚上她会设想出许多条路,但到了白天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方式上。这种日复一日的不满和重复,让她仿佛被困在了一堵高墙之内,看不到前方的希望,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
这两个案例正是拖延症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写照。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第一季度里,我挑战了自己,用短短的12周时间完成了原定一年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每天都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平均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我采用了一种以每15分钟为一个时间颗粒度的时间管理方法。在月初时,我已经成功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创业目标。
我的这种改变得益于作家Brian Moran的启发。他认为虽然一年有12个月的时间跨度较长容易让我们忽视其短暂性。相较之下我们很容易因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而丧失紧迫感而拖延。他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尝试在较短时间内如12周完成一项任务因为它能
- 提供足够的紧迫感以保持我们的专注。
- 足够的时间长度以完成我们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是可复制的适用于每个人。具体实施起来有两个步骤至关重要。
- 制定计划
明确的计划是我们行动的灯塔。如果我们对目标没有清晰的计划就很难达成目标。
制定计划时我们可以遵循ART原则或OKR管理法锁定两个关键点: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限定完成的时间。
- 目标拆解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在12周内赚取一定的金额或者减去一定量的体重我们需要将这些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行动项通过具体的策略来达成目标。
这有一张职场人士五年目标的例子。相同的逻辑也适用于我们的12周目标管理。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就是采取行动即我们常说的三只青蛙原则。
不能仅仅盯着这12周的目标而是要将其转化为每天的具体行动任务例如今天起床后到睡觉前你需要做些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完成我们的目标。
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有足够的紧迫感和专注度才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
解决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还需要有实际行动和策略的思考以小的改变逐步谋求更大的突破。
现在时刻是4月6日晚上19:31分。我希望你能不仅是一边读着这篇文章一边点头赞同更能在读完后有所行动改变自己拖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