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面庐山不可得,身陷其山便不识”乃北宋时期一位文学与艺术造诣极高的巨匠,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中的佳句。今时我们品鉴其原作风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远眺峰峦成岭侧成峰,观之变化无穷于距离和角度。
无法尽览庐山真容因身在此,只因位置所限难识全貌。
庐山之韵
题于西林寺壁之诗——述说西林寺周遭景致
由正、侧视角赏视庐山,山脉绵延起伏,山峰各异卓然。从遥至迩,高高低低,各展其态。然而我无法一览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我身在其中。
一、论苏轼创作背景
据南宋施宿所编《东坡先生年谱》记载,《题西林壁》大约创作于神宗元丰七年五月。此时之苏轼,已在宋神宗朝中历任数地,历经风霜。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至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苏轼自黄州启程,奉诏赴汝州任职。此诗正是其赴汝州途中,游历庐山时与友人同赋。
庐山风光旖旎
二、“乌台诗案”之波澜
元丰二年,时年四十三之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于任上所上《湖州谢表》,略带文采之修饰,却遭新之人利用其言辞,大做文章。
新之人从苏轼诸多诗作中寻得隐含讽刺之句,导致苏轼被御史台所并解送京师。数十人因受牵连而同遭磨难,此乃当时朝野之“乌台诗案”。
苏轼后,虽遭新猛烈攻击,然幸得朝中元老及有识之士力保,终因赵匡胤定下不杀士大夫之国策而得救。然虽保住性命,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寓情于景,追求心灵超脱
尽管“乌台诗案”给苏轼带来巨大打击,使其人生轨迹发生巨变。但苏轼并未自暴自弃。他以博学多才、生性豁达之态度面对逆境。
在困境中保持顽强乐观、追求自我超脱的人生态度是苏轼高尚品质的体现。正是这份人生哲理让我们对其心生敬意。
对苏轼及其诗作的喜爱亦源于此——我深感其诗中蕴含深刻哲理。寻常自然景物亦包含丰富的人生启示。
庐山美景如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展现了苏轼敏锐的观察力。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蕴深刻的道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事物会有所不同。正如人与人之间立场、认识、角度的差异导致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看法。
一封谢表、一首诗,有人看到证,有人看到维护。或许正是立场、认识、角度的不同使得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庐山一角之思考
我仿佛看到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不仅限于自然现象之中,更在于他豁达的心境。我时常想:每个人成长背景不同、立场不同又何必强求他人对自己持同一标准呢?人生路上选择方向并为之努力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