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时,情有独钟的节气便是白露——叶沾露水,秋风凉,大雁南飞,白露至。
白露之色,秋之象征;露水之形,秋之韵味。那清凉与晶莹的感觉,如秋夜之风,吹过耳畔,让人心生宁静。月色浸润花丛,白露沾湿旅途之心。
古人以“白露”为节气命名,满含诗情画意,彰显了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每至秋时,我常至故乡的小河边垂钓,非为捕鱼,实为享受那山野间的秋意。沿着田野小径,轻踏草丛,露水打湿裤角,晨光中一袭白花迎风飘摇,便会回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
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太阳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此刻翻看黄历,犹如置身古代,那古老的文化韵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此节气一过,天地间便多了几分萧瑟之意。
鸿雁开始南飞,哀鸣声声,引人愁肠。天空中的大雁和鸣,旭日初升,展现出一幅壮观的迁徙图。
降央卓玛的歌声中,鸿雁南飞,天苍茫,心中是北方家乡,那份情感深邃而辽远。
玄鸟归来,燕子春来白露时节的回归,寓意着春暖花开,时光流转。
秋夜漫长,情思无尽。离人笔下的秋日情思,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淡写轻描,都难掩一份愁绪。
群鸟养羞,为过冬做准备。白露之秋,既是诗也是词,是相思也是离愁。
蜀中的白露时节,气候多变,早温午热晚凉夜寒。此时节农野乡下,瓜藤枯黄、玉米入仓。草黄叶落间,听虫声幽幽;月下独坐时,感花径风寒。
忆及故乡的乡村风光,山川相望、丘陵相连。儿时常与伙伴们于小河边嬉戏、放牧、割柴。每当西山落日金辉洒满天际时,便披一抹彩霞而归。
秋来时序更迭万物生灭顺应自然规律。古人言及阴阳之气运夏末天地倾其所有给万物以恩惠秋来则施刑草树凋零万物始肃。
曾记农谚:“处暑的萝卜、白露的菜”。白露时节常随父母至田野播种期待十天半月后菜地青绿一派生机。
偶尔泡上一壶茶夫妻对坐、翻书品茗。袭清风可见城市灯火通明想起儿时的青葱岁月神采自感不同。
遥想故乡老屋的秋夜明月高悬竹丛柳枝间清辉泻于芭蕉之上雾蒙蒙、露垂垂。时有鸟鹊应声起月下草虫嘁嘁声不绝于耳那时虽无书无茶却有家人的陪伴身凉心静直至露白渐起。
今夜再望明月圆缺依然人却不同想起远方的故人是否还常惦念白露之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刻心怀家乡之情深藏其中。
2023年8月9日于金犀庭苑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