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人最为热闹且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在这一时期,人们会进行办年货、扫尘、走访亲戚、祈福攘灾、欢庆娱乐等多元活动。在清朝,春节习俗尤为讲究,无论从皇帝到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有着浓厚的庆祝氛围。特别在紫禁城中,皇帝们过春节的方式更是别具一格。
具体来说,他们以“年物”作为春节最为典型的庆祝方式。这些年物通常指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的物品,每一件都蕴强大的自然的力量,令人心生敬畏与欢喜。
那么,紫禁城里都有哪些独特的年物呢?正如热播节目《故宫贺岁》第四集中所介绍的,清代皇帝的春节年物独具匠心,寓意深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岁朝图》。
一、《岁朝图》的起源与意义
“岁朝”一词源于《后汉书》,意指一年的开始,尤指农历正月初一。而“岁朝图”正是为了庆祝岁朝而绘制的图画,通常以静物画搭配贺岁诗词的形式呈现。
《岁朝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仕绅、文人会在岁朝时将金石、书画等物品清雅地摆放于案几之上。至北宋时期,赵昌的《岁朝图》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岁朝图。随着时间的发展,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岁朝图在宫廷中逐渐定型并流行。
二、《岁朝图》的寓意与皇帝的喜爱
明清时期,许多皇帝如明宪宗、乾隆帝等都热衷于绘制岁朝图。他们不仅在画中描绘宫廷过年的欢乐场面或与过年有关的人物,还为画作注入丰富的寓意。
例如,乾隆皇帝对岁朝图情有独钟,不仅每年春节都亲自绘画《岁朝图》,还为画作题诗。他的作品中常出现松竹梅、花瓶、水仙、灵芝等元素,各自都有着吉祥的寓意。而画中的名称如“开韶”、“盎春”等,都寓示着开启美好年岁的愿望。
三、“岁朝清供”的文化内涵
除了岁朝图外,《岁朝清供图》也是一项重要的过年物品。这类作品以清雅的室内物品摆设为主题,如盆景、插花、时令水果等,寓意着新春的喜庆与吉祥。
例如,画中的梅花寓意报春与五福;花瓶中插着的松树枝寓意平安长寿;而水果则常象征着丰收与富贵。这些清供不仅展现了古人的审美趣味,还寄托了他们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四、春节仪式感的回归
古人画《岁朝图》不仅是为了表达过年的美好寓意,更是一种春节仪式感的体现。而今,虽然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但通过复原过去的春节传统,用现代的方式找回过年的仪式感,我们依然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
《岁朝图》及与之相关的年物不仅仅是绘画作品或物品,它们更是古人对春节的期盼、向往及文化背景与精神内涵的体现。让我们一同重视并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创造春节的新风尚。
文:博陵清河
[1] 《后汉书》
[2] 《新唐书》
[3] 《宋史》
[4] 相关艺术书籍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