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东大池”,是无锡城西一处颇为别致之地。嘉华与同伴偶然提及此,令爱牟充满好奇。
嘉华详述:“此地藏有一处别墅,乃是我们去年为您寻觅的佳处。当时多次书信相邀,您却未曾光临,现仍空置。今既有机缘,不妨一游,相信您定会满意其景致。”
瘦苍前行,走向了茶巷,而四人改道北行,踏入田地间的支路。不久后,他们来到一座小学校舍前,但校门紧闭。越过校舍,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绿深邃的大池。池水翠绿,深不可测。池的形状仿佛是倒置的问号,而在问号的撇尾处,屹立着一座大理石亭子,亭下有石槛临池,左右以月桥相通。池岸对岸松木成林,虽非古木却幽雅有致。环绕三面的是群山,左右环抱有情。爱牟与芳坞尼特皆惊叹不已。
爱牟感慨道:“此处竟如世外桃源般美好!”
嘉华平静地细说:“此处前年方开辟,仅有一老翁留守。我们在无锡居住了五年,直至去年无意中发现此地。虽有的友人以为此处稍显荒凉,但我们亲临却无此感。若诸位有意居住,只需回信确认,我们便可立即办理交涉手续,老人亦会欢喜不已。”
沿池东走过月桥,便到了别墅区域。沿途新植的梅花已然盛开。爱牟一路闻着梅花的清香,听着流泉的幽韵,心中似乎生出超脱尘世的遐想,同时又不禁涌起对去年未能赴约的懊悔之情。石亭后方是一处草坪,草坪尽头便是一排三间的住宅。住宅虽无楼阁之美,但其四周的风景足以弥补其不足。住宅右侧还有一间翼房,留守的老翁正在门前织履。
石亭矗立于假山石上。阁楼前后空旷,石窟则深藏其中。亭台之上三面石栏环绕,设圆形石案与石凳。登台远望,整个池景尽收眼底。风声、鸟声、松涛声、涧水声交织成一曲天籁之音。坐于此台上享日光之暖,与爱人低语,与幼子嬉戏……这是何等惬意的情境!每当风清月朗之夜,约上三五好友品茶谈心;午后慵懒之时沐浴于清池之中;大雨倾盆之际或于林中赤足奔跑;大雪纷飞之时与家人共做雪人……此乃理想之境地也!
以上文字描绘了先生在《漂流三部曲—炼狱》中于一九二四年于东大池别墅的创作背景。东大池曾为无锡西郊著名风景区之一,亦被称为“小桃源”。据史载,明代已有人在此建别墅开发东大池之景致。而今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东大池之魅力犹存。虽然别墅及白沙泉等尚在眼前可见之处,但东大池周边的山林环境已不复当年之貌实乃遗憾之事也!如今人们来到此地更多是为了追忆当年故人在此之体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