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此词牌名,盛行于北宋时期,传言得自“算命卜卦之人”之手。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逝于1101年,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他是北宋中期文坛的杰出。因“乌台诗案”遭贬,苏轼被任命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并在定慧院居住。
尽管苏轼天性豁达,常以乐观态度面对生活,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却难以排遣。于是,他创作了《卜算子》,以此词来展示自己身处逆境,却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夜深人静,一轮弯月孤零零地悬挂在稀疏的梧桐枝头。此刻,没有了尘世的喧嚣,只有寂静的夜空和孤寂的月光。我仿佛看见,一位形单影只的旅者,在月色下漫无目的地徘徊,他的身影犹如夜空中隐约可见的孤雁。
这只孤雁,漂泊无依,流离失所,内心的痛苦与怨恨无人能解。它在枝头间飞来飞去,寻找着安身之所,却始终不肯妥协,宁愿选择停留在寂寞荒凉的沙洲上,度过这寒冷的夜晚。
这首词以咏月夜孤雁为主题,实则寄托了词人孤高自许、轻视流俗的情感。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评价此词:“语句双关,格调奇特而语言精炼,堪称超凡入圣的佳作。”
上片将人影与鸿影呈现在同一时空,暗示了词人运用独特的手法以雁自喻。实际上,写孤鸿也就是在写词人自己。
下片描述孤鸿即使惊魂未定,仍会选择合适的地方栖息,不愿随波逐流。这实际上是在描述词人虽然遭遇贬谪,内心惶恐不安,但依然保持着自信和刚直不阿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