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鳄鱼的眼泪”在人类言语中都有所涉及,这成为了象征虚伪同情与假意悔过的经典比喻。当你观察到某人用泪水掩饰真实情感,表示其内心的悔过或同情,人们便会戏谑地称之为“鳄鱼的眼泪”。
这个比喻背后有一则传说,声称鳄鱼在吞噬猎物之际会流出虚伪的泪痕。这样的故事情节让人们进一步加深了“鳄鱼的眼泪”所代表的假慈悲印象。
这其中是否存在真实科学依据呢?实际上,有些观点认为鳄鱼眼眶下方的盐腺与海龟类似,是它们通过流泪的方式排除身体内多余的盐分。
近期科学研究发现,并非所有鳄鱼在进食时都会展现“哭泣”的模样。例如,对于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扬子鳄而言,其下眼睑确实拥有泪腺,但这些物的量并不足以形成明显的泪珠流淌,更多是眼部。通常情况下,这些细微的泪滴通过泪小管流进泪管后最终进入鼻腔,一般外界无法察觉其流泪行为。
而对于那些生活在海洋中的咸水鳄而言,尽管它们偶尔会表现出“流泪”的现象,但这仅仅是为了滋润眼部。并且这些眼泪并不具备排盐功能。实际上,通过让鳄鱼在海水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科学家收集其眼泪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盐分的浓度虽然高于血盐的两倍,但仍不足以承担排盐的作用。
为了全面探究这一话题,科学家进一步进行了一项研究,最终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在鳄科家族中,无论是生活在海水还是淡水中的鳄鱼,其舌头上都存在盐分的腺体。这些腺体物的盐分浓度远高于血盐浓度,大约是血盐浓度的3-6倍。解剖鳄鱼舌头也证实了舌头上确实存在有益腺体,其构造与海洋爬行动物的盐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