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番,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电视等电子产品,当其零部件出现损坏时,消费者常常面临着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商家常常建议返厂维修,并标榜高昂的价格不可商议。若自行维修,又可能遭遇品牌方的不予负责和免费服务的终止。这种看似严苛的规定,实则隐藏在“为消费者考虑”的幌子下,时有乱收费事件曝光,令消费者既感到无奈又难以接受。
不仅如此,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汽车行业中。记得那是在3月5日的江苏南京,一位车主陶先生在驾车时不慎将车窗升降器按钮按断。他随后联系了4S店询问修理费用,却得知需要支付高达2840元的费用,因为陶先生误操作导致按钮断裂,不在保修范围内。陶先生认为只是按钮断裂,电机并未受损,为何需要如此高昂的维修费用?
面对高昂的维修费用,陶先生并未放弃寻找解决办法。他向车友圈求助,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原来,他可以通过网购平台购买相关配件,自行更换,花费不过45元。安装后,车窗升降器按钮便能恢复正常使用。这一经历令陶先生感慨不已:“稍微遇到一点问题,4S店就要全面更换部件并收取高额费用。”
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中并非个案。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汽车品牌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复杂等问题逐渐浮现。购车时面临的“衍生收费”、维修时的“偷换零部件”和“乱收费”等问题层出不穷。即使按照4S店的维修单购买了原厂配件,仍有人遭遇“真假难辨”的情况。
尽管有关部门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规定和打击,但类似陶先生所经历的乱象仍然屡见不鲜。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何在追求消费权益的道路上总是有如此多的阻碍?作为消费者,我们又该如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