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之行,探访历史与自然的交汇——鼓浪屿纪行
抵达厦门,必游之地非鼓浪屿莫属。在安顿好行囊、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在朋友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鼓浪屿的旅程。厦门市区与鼓浪屿之间,隔着一条宽仅600米的鹭江,虽名为江,实则是一片海湾。当我们坐在前往鼓浪屿的轮渡上时,我不禁心生疑问:为何不在这狭窄的江面上架设几座桥梁,以更便捷地连接市区与鼓浪屿?同行的老丁同志为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岛上道路密集,为保护鼓浪屿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不允许市区的汽车开进岛上,因此未修桥。”听闻此言,我们对当地的远见卓识倍感敬意。
鼓浪屿,古称“圆沙洲”“圆洲仔”。其雅名得来颇具传奇色彩:1573年,泉州知府丁一中登岛,闻鼓声寻迹,见礁石水涌洞鸣,便将此石命名为“鼓浪石”,由此雅名流传至今。鼓浪屿之名,不仅因其名字的韵味,更因其历经历史的风雨。我们在岛上短暂停留,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些兴衰往事。
登上鼓浪屿的轮渡码头,我们被这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所吸引。老丁介绍说,尽管鼓浪屿面积仅有1.7公里,但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里,这里曾是西方争相建立领事馆的地方。岛上的建筑深深打上了西方建筑风格的烙印。
我们在鼓浪屿的狭窄街道中穿行,看着路旁形状各异的建筑,心中五味杂陈。从建筑风格上看,这里宛如一个建筑的万国博览园。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这世界建筑史上的三大柱式结构在这里均有体现。屋顶的形状更是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建筑凝聚了各国劳动的智慧与勤劳。
从的角度来看,19世纪中叶后,沦为半殖民半的。鼓浪屿在历史上曾是英、美、德、法等13个的“公共租界”。这里的外国领事馆建筑风格各异,正是当时殖义者入侵的见证。如今,鼓浪屿回归祖国怀抱,岛上成为的主人,这是洗刷屈辱历史的一个重要标志。
走在鼓浪屿曲折的街道上,我们看到游人在风格各异的建筑前合影,青年男女在曾经的“公共租界”啤酒和咖啡小屋中享受休闲时光。年长的老人和孩子在哥特式、巴洛克式等西方风格的别墅前摇着芭蕉扇乘凉。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鼓浪屿的美丽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