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的汉字命名之旅
自1869年起,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创的元素周期表,已然成为现代化学的基石。当时,63种元素以特定的顺序排列成表,随时间推移,这一列表已扩展至包含118种元素。那么,这些新元素的汉字名称是如何诞生的呢?人又是如何巧妙地融入这些科学新知的呢?
追溯到19世纪后期,人开始逐渐接触并理解现代化学。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将西方科学知识融入汉文化,成为当时化学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当时面临的选择是:新造字还是直接采用拉丁文或英文?
事实上,许多元素名称是由清朝的化学家徐寿所定。他并非完全重新造字,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中原有的金字旁、火字旁等生僻字。这些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
随着元素数量的增多,原有汉字很快捉襟见肘。徐寿展现了极高的智慧,他依据物理性质命名了“氢、氧、氮、氯”等元素,对于大量的金属元素,他采用形声法,结合金旁与音译后的声符,创造了如“钙、镁、铍”等一系列新字。
近代化学家们在翻译化学著作时,同样运用了造字技巧。他们将两个汉字的偏旁或音节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字词。如“烃”“羰”“巯”“羟”等字都以这种方式诞生。“烷、烯、炔”等字则是形声兼会意字的代表,其声旁取自与该元素特性相关的字根。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子孙制定的取名方法,竟与现代化学元素命名有所交集。朱元璋为子孙拟定的名字中,后一个字多以五行偏旁为主,如“火”“金”等。而巧合的是,许多明朝王子的名字与后来的化学元素名称不谋而合,如“朱安汞”“朱勤烷”等。
徐寿在为西方元素命名时,大量采用了这些具有五行偏旁的汉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字的本义逐渐被人们淡忘,但在阅读古书时仍需参照其古义。而今,我们通过这些富有智慧的汉字,得以轻松学习并理解化学元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