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望余雪拼音版翻译

2025-01-1105:53:46生活经验0

祖咏(唐代文人)

终南山的北麓山色秀美,层云之上雪峰连天。白雪落在树林之顶,似露出明朗的天色。晚间时分,余寒如深藏的疾患,透出苍穹中,充斥整个城邑。

对诗文意蕴的理解:《终南望余雪》的主题在于对冬日终南山雪景的描绘。诗文简洁明了,传达了诗人的观察与思考。诗人从北面眺望终南山,冬日积雪后的山峰显得格外秀美,雪的厚重为山峦增添了雄伟。当雪后初晴,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之上,显得尤为耀眼。因积雪深厚,城中的人们更觉寒气逼人。

此诗前半部分描绘了“望”中所见之景,后半部分则传达了“望”中之感。俗话说:“雪落难化方显寒。”尤其当日暮时分,寒意更是凛然。透过眺望终南山的余雪,那种冷光熠熠的感觉令人倍感寒意。如需进行“望终南余雪”主题的描绘,此等对于因望余雪而倍感寒冷的情感表达,已将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无需再增添多余之词。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中,将此诗与陶渊明的“静听无声响,目睹皓月洁”、王维的“空巷洒深雪,广庭积素净”等诗作相提并论,誉为咏雪之佳作。诗中“霁色”、“阴岭”等词句恰到好处地凸显了“余”字的精神。

这首诗的背后是一则有关祖咏的应考故事。《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赴长安应考,面对“终南望余雪”的题目,他仅用四句便完成了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考官要求他重写,他却坚持认为这四句已足够表达完整。

祖咏(699-746年),洛阳人,字、号均无从得知。他年少时便以文采著称,擅长诗歌创作。他与王维交好。《赠祖三咏》中王维写道:“结交二十载,难得一日展。贫病心中事,契阔情谊深。”此诗可见其生活境遇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祖咏在开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后,虽长期未获授,但他的诗歌才华仍为世人所称道。

祖咏的一生虽遭遇迁谪、仕途落拓,但他最终选择归隐于汝水一带,过上了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