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节气的流转,小满悄然而至,麦田逐渐染上了金黄之色。布谷鸟的鸣叫在耳畔回荡,仿佛在催促着农民们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好准备。
古语有言:“早修农具早打算,莫等麦熟打转转。”农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准备收麦的。木扬锨、杈筢、木耙、大扫帚和镰刀等,这些都是收麦必不可少的工具。勤俭持家的农民从陈旧的木屋里寻出上年的农具,细细打磨翻新。若有不能用的,便到市集上去买新器物。这时候,乡村中常会举办热闹的“小满会”,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农具让人目不暇接。
昨日还带着微黄的麦子,一夜之间就在热风中完全熟透。晨曦初露,农民们便手持早已磨砺的锋利的镰刀下地。麦田中忙碌的身影弯着腰,紧随其后地挥动镰刀,彼此间默契无比。当太阳冉冉升起,老人与孩童带着饭菜前来田地间时,已是一捆捆金黄的麦子排成行。
割麦虽是农活中的重头戏,但也有欢乐的时刻。有时在麦田中会突然出现野兔的踪迹,众人围追堵截,麦田中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偶尔在麦田中发现意外的小桃树或小杏树,孩子们兴奋不已,小心翼翼地挖出并带着泥土包裹的根,将其移栽到自家庭院。
完成割麦后,母亲将麦子捆好装车,再拉至打麦场。尽管拉麦的活计颇重,但在母亲的辛劳中透露出欣慰与快乐。有时我协助母亲推车,她便会觉得轻松许多,并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进入打麦场后,经过一番晾晒和碾磨后,农民们才将粮食最终收进仓库。回忆过去的那个年代,打场、扬场等农事活动都充满了人们的辛勤与汗水。而今,虽然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已经取代了部分传统农具,但那些关于麦收的记忆和情感却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现今的麦收效率大为提高,仅需一周的时间便能完成一个麦季的收割。曾经的麦场已成为历史,而那些曾经的农具也进入了博物馆。但那份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