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籍记载,“酸枝木”一词的使用源于我国明代及清代。明清时期高级家具常用的木材主要在于紫檀与黄花梨,虽在明代的家具制作中偶有尝试,但使用数量颇为稀少。进入明朝与清朝前期,关于其的记载亦颇为稀见。随着清朝中期紫檀与黄花梨的存量渐减,酸枝木便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高端家具的制造。
回首千禧年之前,酸枝木的分类可谓是混乱不堪,如“红酸枝”、“黑酸枝”、“白酸枝”等各类称谓充斥其中。
到了2000年以后,经过专家与学者们的持续努力和深入研究,他们从木材的解剖学角度出发,结合明清家具的残片、市场销售的红木以及国外进口红木的文献资料和标本,制定了GB/T18107-2000《红木》标准。该标准将酸枝木细分为红酸枝木类和黑酸枝木类两大类,并将之前的其他称谓如“白酸枝”、“白枝”、“花枝”等统一归入红酸枝木类。
按照的相关规定,红酸枝木的特征是:其属于黄檀属树种,木材的结构精细,有明确的管孔弦向直径规定。当木材含水率达到12%时,其气干密度应大于0.85,为心材所特有,木材颜色从红褐色至紫褐色。
黑酸枝木的条件则更为具体:同样是黄檀属树种,木材结构精细,有明确的管孔弦向直径规定。其心材颜色为栗褐色,常带有深色的条纹。
根据文献资料和我国标准的描述,“酸枝木”并非特指某一种树名,而是一类豆科黄檀属树种的统称。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带地区,我国虽也有少量分布,但多数种类仍以国外为主。
具体来说,红酸枝木类包括多种树种如巴里黄檀、赛州黄檀等,这些树种大多为大乔木或中等乔木,且分布广泛,包括东南亚、巴西以及中美洲等地。
黑酸枝木类同样包括多种树种如刀状黑黄檀、黑黄檀等,这些树种主要分布于缅甸、东南亚及我国云南等地。
“酸枝木”因具有酸香气味而得名,属于豆科黄檀属中深色心材、带有酸味和质地坚硬的树种总称。以上所述为本人观点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