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记者们随行参与青岛铭史堂工匠艺术博物馆的研学之旅,在馆长的引领下,沉浸式地探索了文明的古物知识。
探秘历史:感受工匠精神
初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饱经风霜的柱础,它们宛如历史的见证者,奠定了本次研学的古朴基调。馆内展品以柱础为核心,详尽展示了其起源、发展及文化背景,功能作用、造型形式、雕刻纹样、制作工序和地域风格等。在文物讲解中,馆长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为小记者们解读了柱础的雕花纹路,大家仔细聆听,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工匠的匠心独运。
辨识异兽:海兽与神兽的奇妙世界
小记者们围观赏鉴了两个《山海经》景泰蓝缸。它们直径巨大,运用了掐丝工艺绘制栩栩如生的海兽图案。有位小记者好奇发问:“为何这些看似陆地生物的图案被称为海兽?”馆长耐心解释了海兽与神兽的区分方法,以及《山海经》中各类生物的分类依据。小记者们兴趣盎然地寻找着各种不同的海兽图案。
珐琅器的历史之旅
穿过别致的休息区,小记者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展区。这里陈列着大量精美的珐琅器,每一件都散发着岁月的气息。馆长讲述了珐琅器自传入我国后的漫长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清代达到的鼎盛时期。在“探险”环节中,小记者们热情高涨地寻找着雕刻的猴子和凤凰,穿梭于展品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小记者的感悟与手记
青大附中初一十班的徐言渝在参观后写道:“走进铭史堂,仿佛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珐琅器中的景泰蓝缸尤为引人注目,其上的江水、龙、牛头鱼身的奇异动物等图案栩栩如生。”福州路小学二年级五班的王浚哲则感叹道:“珐琅器是智慧的凝结,我作为一名人感到十分自豪。”洛阳路第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王淑恩在笔记中提到:“古人用柱础承接房屋的重量,默默无闻地承载着整个房屋的重量。”浮山路小学五年级四班的王紫毓则表示:“每一件馆藏品都体现了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