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下一句 解铃还须下一句是什么

2025-01-1123:10:31生活经验0

古语“解铃还需寻心法”深寓其义,现今的含义已然指明“若麻烦作祟,便需制造者本人亲自以求其解决。”清代的文学巨匠曹雪芹在他的经典之作《红楼梦》中,通过富有哲思的表述,强调了这一道理。那么,这流传千古的古语,其原始寓意究竟为何呢?

据史载,此言最早由宋代文人惠洪记载于《林间集》的下卷之中:“法灯泰钦禅师略通禅悟之境,虽不为世人所知,然眼禅师赏识。一日法眼试众人问及:‘若以金铃系于虎颈,何人能解?’众人皆默然。泰钦恰至,法眼以问之。泰钦答曰:‘系铃之人方能解。’自此之后,人人皆以异目相待。”

明朝的瞿汝稷在《指月录·法灯》中再次提及此事:“金陵清凉寺的泰钦法灯禅师在世之时,豁达不拘小节,常游手好闲,众僧对其不以为然,唯独法眼禅师深为看重。一日法眼问:‘谁可解虎颈之金铃?’无人应答。泰钦至,答曰:‘系者方能解。’法眼赞许道:‘尔等不可轻视之。’”

这段历史记载的背后故事是这样的:南唐时期的金陵清凉寺里有一位名叫泰钦法灯的禅师。他生活态度洒脱不羁,日常行为看似无所事事,却备受法眼禅师的赏识。某日法眼提出一个难题:“谁能解开绑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在场僧侣皆无答案。这时泰钦法灯的出现,道出了真谛:“只有把铃铛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那个人才能解开。”法眼见其领悟深刻,便告诫其他僧侣:“你们不要小看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佛法的修行,泰钦法灯禅师在文学上也造诣颇深。这一事迹使得他深眼禅师的赏识。之后他更是成为了法眼禅师门下的维那(维那为中掌管禅堂的主要负责人),与法眼一同开创了佛教五宗中的法眼宗。

至今,“解铃还需系铃人”已成为常用的说法,喻意成为麻烦应由制造者本人来解决。

撰写 雪落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