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鸡叉骨,对于许多食客而言,其名绝不陌生。无论在学校、工厂附近,或是商业街的道路旁,凡有繁华之处,便可见其身影。此等摊位简约而富有韵味,往往只需一辆三轮电动车改装而成。电动车的斗篷改造成玻璃展柜,内部摆放着诸多大铁盘,内装着诱人的美食——里脊、鱼豆腐、无骨鸡柳以及大鸡排。然在这些美食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醒目的标语:“鸡叉骨特惠,15元/斤,买一斤送半斤。”
鸡叉骨,实为鸡锁骨,取自鸡的胸腔部位。去皮去肉后,剩余的骨架便被称为鸡叉骨。在某些地方,人们亦称其为“炸鸡架”。虽为鸡架之一部,但其美味却毫不逊色。商贩们对鸡叉骨的处理颇为讲究,先以香料腌制入味,再裹上面粉,待顾客光顾时,称重后即投入油锅,炸至金黄酥脆,大约十分钟即可上桌。
鸡叉骨虽肉量不多,但经油炸后香气四溢。撒上孜然粉与辣椒面后,其味更是美妙绝伦。对于食客而言,此等佳肴实为佐餐佐酒之良品。鸡叉骨的价格因地域而异,大致在10元至20元之间。以某地为例,售价为15元一斤,配合“买一斤送半斤”的促销活动,虽让顾客感觉占得便宜,然细算之下,实则为一斤半需付15元。若以实际售价10元一斤计算,餐饮业的毛利润常在五成以上,故鸡叉骨的成本仅在4~5元左右。
商家精明之处在于故意营造“此物昂贵”的表象。消费者或许会心生疑虑:一只鸡仅有一个鸡架,市场上难得一见此物,而商贩们却供应充足。他们所用之肉是否安全?实际上,鸡叉骨的处理虽稍显繁琐,但主要源于其供应多在屠宰场及冻货市场。因处理起来较为费时费力且利润相对较低,故菜市场的小贩鲜有售卖。而屠宰场的鸡因养殖周期短、价格低廉,使得鸡叉骨的价格也相对亲民。
虽然食材本身无虞,但油炸食品的卫生问题仍是大家关心的焦点。商贩换油频率往往全凭自觉,监督起来确有难度。尽管鸡叉骨偶尔品尝无妨,但长期食用油炸食品毕竟不利于健康,毕竟其中含油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