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蠹,这一与恐龙同代的生物,见证了地球的漫长历史。经过对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产出的恐龙化石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皮蠹的昆虫,特别地,白腹皮蠹以其强大的腐食能力,曾大量啃食腐烂的恐龙肉。
事实上,几乎所有皮蠹都是食物的天然掠夺者。
比如,谷斑皮蠹被国际上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
在我国南方,白腹皮蠹是生皮张、干鱼和鱼粉的主要威胁;
钩纹皮蠹与拟白腹皮蠹则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各省区广泛分布,对生皮张与蚕茧造成危害。
除此之外,还有花斑皮蠹和圆皮蠹等害虫,它们以其特有的饮食习惯侵蚀着毛织品、皮毛等贵重物品。
而在家中常见的是黑皮蠹这种世界性害虫。
黑皮蠹是一种小而坚硬的椭圆形虫类,带有黑色甲壳。它虽然会飞、会咬人,但其毒性并不强,不会毒液。它对粮食的危害不容小觑。
这种害虫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它耐饥饿、耐寒、耐干,是鞘翅目家族中的“小强”。其生活习性广泛,家中常见的大多是其幼虫阶段。
尽管成虫并不直接为害衣物,但其存在依然会危害储粮及各种食品、材等。而更为糟糕的是,它们甚至会在地板、天花板等物品中凿出。
黑皮蠹的存在并非地域性的问题,无论城市乡村、南方北方,都可能遇到其身影。其影响范围广泛,从粮食到衣物、从毛织品到书籍都有可能成为其目标。
据统计,某县每年因黑皮蠹对小麦、玉米的危害造成的损失就高达2.5万公斤。其幼虫还具有假死性,需要人们及时清理出室内。
虽然这些土褐色的甲虫在家中被视为害虫,但在博物馆里却能派上用场。科研人员常利用它们来清理骨头标本的细小部分。
在家庭环境中一旦发现这些害虫的踪迹,人们仍然需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消灭。因为一旦它们在家中扎根繁殖起来,受影响的就是家里的谷物、衣物以及各种家具了。
面对这些生活里可能遭遇的小困扰,我们要有所警觉。正确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掌握预防与处理之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