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忍不拔的斗志
“困兽犹斗”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汉语成语。它描绘的是被围困的野兽即便在绝境中仍会奋力抵抗的情景,这一形象比喻了人们在遭遇重重困境时所展现出的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一成语既可以用来描述个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也可以用于激励他人继续努力。在语言运用上,它以主谓式结构呈现,可作谓语、宾语、分句,但含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这一成语的出处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文献《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中有句“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晋国曾试图援助被楚国的郑国。由于种种原因,晋军抵达战场时已错失良机,郑国已向楚军投降。晋军内部对于接下来的行动产生了分歧。主帅荀林父主张退兵以避免与强大的楚军交战,而副帅则认为应该继续战斗以挽回颜面。
由于意见不统一,晋军在没有充分准备和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与楚军交战,最终遭遇了惨败。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晋景公在得知败讯后极为震怒,认为将领们应承担主要责任。在即将下令处斩荀林父等将领之际,大夫士贞子挺身而出,为将领们求情。他引用了过去的战例,阐释了“困兽犹斗”的道理。
士贞子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令晋景公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可能给带来更大的灾难。他决定赦免荀林父等将帅的死,并恢复了他们的。
这一事件不仅挽救了将领们的性命,也稳定了晋国的局势,为日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
即便敌人已被重重包围,他们仍然会拼尽全力进行最后的抵抗。这种精神不仅在历史故事中得到体现,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被人们所传颂。
与“困兽犹斗”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铤而走险”、“狗急跳墙”等,这些词语都描述了在走投无路时采取的冒险行动。而与之相反的词语则是“束手就擒”,意指毫无抵抗地被捉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