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社科院文学所的研究员,来自广州。广州人有一种独特的消遣方式,称之为“蒲”,这个词与泡酒吧时的“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若要追溯上世纪80年代广州人的“蒲”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便是“音乐茶座”。
在1980年左右,广州东方宾馆引领,开设了全国首个音乐茶座。起初,它是为了接待外国宾客而设立,但很快便对所有市民开放。只要购得一张门票,市民便可入内,一边品茗点心,一边欣赏舞台上的精彩表演。与正式的晚会不同,这里的舞台环绕着茶座,演员与观众距离近在咫尺,互动与感染力自然大大增强。茶座中常常传出客人们的欢呼声,甚至有人会敲打茶杯或站在桌子上呼喊“安可”。
虽然这些茶座演奏的音乐常被冠以“轻音乐”之名,但身临其境时,那变幻莫测的镭射光、全场奔跳的歌手及伴舞,还有超过一百分贝的乐声,都让人难以将此与“轻”字相提并论。反而,它更像是一种代表兴奋与刺激的“劲”力展现。青年人常说的“不劲不听”恰恰道出了这种精神。
这种追求快乐、喜欢变化、渴望突破的精神或许正是“劲”与“蒲”背后所反映的深层心理状态,也是80年代时代精神的特征之一。尽管时常受到批评和指责,但音乐茶座却在广东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展。到了1983年,广东全省已有约150间音乐茶座,其中广州就占据了70余间,座位数更是达到了15000多个,超过了当时广州所有戏院的座位总数。
进入90年代后,虽然音乐茶座逐渐式微,被歌舞厅和“卡拉OK”所取代,但仍有少数几家音乐茶座保留至今。在这些地方,台上台下多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在这复古的装修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时尚。而新时代的年轻人,则在其他地方继续他们的“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