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又称桂圆,因果实肉质圆白且有光泽,形似神话中的“龙”眼,故得此美名。它既可直接食用鲜果果肉,亦可享用干制后的龙眼干。其肉、核、皮及根均可作为材使用,享有“果中圣品”的赞誉。
龙眼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是一类典型的带常绿果树。由于它对冬季霜冻因素的严格限制,以及花芽分化需要足够低的温度才能完成,因此它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地,这些地方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龙眼属植物一般树高可达20米左右,多为常绿乔木。其复叶上通常生长着4至5对小叶,小叶形状为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且往往是不对称的。果实呈近球形,外表面是黄褐色的,稍显粗糙。而果核则是褐色,表面光洁,常被肉质的假种皮所包裹。
关于主栽品种,广东地区有石峡、储良、乌圆等多个优良品种。石峡果大肉厚,味道清甜,适合鲜食和制干;储良品种的肉质同样厚实且甜美,树势中庸但结果丰产;乌圆则以其果大壳薄、肉厚汁多的特点著称。还有松风本、草铺种、普明庵等多个品种,各具特色。
在园地选择方面,虽然龙眼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但为了其健康生长,仍需选择靠近水源、土层深厚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如红土壤、砂土壤和黄土壤。对于丘陵山地,最好能按照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以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关于苗木的定植与管理,需要在合适的季节选择具备育苗“三证”的优良品种一级苗进行种植。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深浅适宜并筑好定植墩。幼树时期的管理重点在于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需要形成矮化紧凑、层次分明的丰产树冠;同时要适时施肥灌水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进入结果树阶段后,修剪和施肥的管理更为关键。春季修剪主要是为了疏剪弱枝和病虫枝等;施肥则需根据生长阶段分多次进行以保证果树的营养需求。花果管理和病虫防控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需要适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果实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