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自娘家带来了一份金的玉米面粑粑,它在餐桌上摆放了两三天,静静等待着被品尝。这份食物是乡下的亲戚赠予岳母的,因家中无人享用,又觉得丢弃可惜,于是便转交给我。我向来偏爱粗粮食品,或许能对这份玉米面粑粑有所着落。
玉米面,它承载着我们那个时代的记忆。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那时的玉米面粑粑,是我们每天的主食。食物的匮乏让这份主食变得尤为珍贵。我记得在镇上读小学五年级时,每天要走六七里的路到学校。午餐时间没有回家,那时的我常依靠一块适中的玉米面粑粑为伴。
在那个时代,我还做过一些与这类似的蠢事。有段时间正午的天儿寒冷冻人。用不上一日半日的,那个热乎乎的、新烙制的玉米面粑粑便会、结冰。我常常会把它放在教室的火炉上烤热。往往在烤焦了表面后,内部却仍有冰碴。尽管如此,我仍会耐心地等待它彻底冷却后的回归热煨烤味儿,它变成烤得酥脆外皮焦香里透热的干粮美食,引来同伴间的。
这些曾经的日常情境常常勾起母亲对于日常琐事的关心和劳动的身影。我还记得她那准备焦馍的手艺和神情,用其烹饪之专注,亲手端出的馍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和香甜的温暖。我们围坐在灶台前,期待着焦馍的出锅。有时我们过于急切地等待焦馍的完成,以至于烧焦了锅底,引来母亲的责骂。那些焦馍的味道却依然是我们难以忘怀的回忆。
如今,电视上偶尔会看到东北人炖鱼时搭配的玉米面饼子,虽然其品相不甚美观,但那种荤素搭配的吃法却也成为了现代人追求的时尚。然而在现实中,想要找到一份玉米面粑粑却变得愈发困难了。听说老家县城里还有售卖玉米面粑粑和荞面粑粑的店铺,但我即使往返老家数次,依然没有缘分遇上它。
《今日推荐》——探访甘肃的地方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