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之美,源于其水之灵动,这水便是那浩渺的昆明湖。昔日乾隆皇帝游览清漪园时,常乘龙船于昆明湖上,享受那湖光山色的绝美。他沉浸于不同视角下的湖山景致,品味着自然的馈赠。
昆明湖上两座石桥形似孪生兄弟,一在南如意门内,一嵌于西堤之上。南门之桥名为绣漪桥,而西堤上的则称玉带桥。它们的独特造型令人过目难忘。玉带桥的独特形象,甚至在儿时家中饼干桶上得以体现。
这两座单孔石桥,虽台阶陡立,但造型优美,其高拱设计并非无谓的拗造,而是服务于实际功能。作为进出昆明湖的通道,帝后的龙舟楼船需从桥下通过,因此桥拱的高度设计得恰到好处。
当年乾隆帝与太后游览清漪园时,会先乘轿至西直门外的高梁桥,再换乘龙舟沿倚虹堂码头行宫的水路而来。如今游客亦可于绣漪桥登舟入湖,体验昔日帝后的景致。
未身临其境前难以想象湖面之浩渺。清晨时分,水面浮起雾气,将远处景观隐去,那水面仿佛延伸至天际。此时此刻,不禁感叹昆明湖之辽阔。
昆明湖古称七里泊、瓮山泊等。古时由玉泉山一带的泉水汇聚而成,后成为京杭大运河水系的一部分。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对瓮山泊进行展拓,梳理了周边的水道,既解决了水患又为城市提供了水源和灌溉便利。
乾隆帝以汉武帝昆明池为蓝本,将昆明湖作为水师操练场地,同时也成为的水利设施。虽最初并非为游赏而建,但后来却逐渐演变为美丽的皇家园林。这背后是乾隆帝的心路历程和不断的添建,最终造就了这人间至美的园林。
当乾隆帝面对这片湖山美景时,创作欲望油然而生。他为太后修建了祝寿建筑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继续增建,最终形成了这美轮美奂的园林。
乾隆帝对江南情有独钟,他三次在修建清漪园期间下江南。他将江南的美景引入了园中: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仿若杭州西湖的缩影。
西湖苏堤上有六座石桥,各有特色;而昆明湖虽与西湖不同但也同中有异。纵使苏州堤直、西堤曲折、各有特外, 昆明湖畔桥亭之秀美则胜过西湖堤桥的佳作。历史的尘埃未能掩藏住昔日盛世的记忆, 清漪园鼎盛时期占地2.97平方公里, 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 这是北方难得的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