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造访大昭寺,总是能目睹三类型人物的身影。一些人正地磕长头,一些人则聚在一边拍摄着寺内景观,还有一类人静静地坐在角落,专注于一种神秘的“研磨”活动。五颜六色的珠子,宛如彩虹糖般,被许多藏族人放置于一块红布大篓中,围绕着一件银器细致地磨砺。
每次来到此地,我都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内心深处不禁好奇这样的举动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我理解这必然代表着某种的或祈福之举。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操作却让我心生探索之念,也成了我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一番探索之旅。
这银器由三部分组成,底部稳固如山,中间有一组如空灵的环状物,顶端则类似佛塔之尖。每当这些环状物被彩珠充盈时,年长者会慎重地将“塔尖”覆盖。其间,他们的念念有词,这便是所谓的“曼扎”,它是藏传佛教中加兴必修的一种敬献仪式。
曼扎的象征最好以金、银制作,若非金银质地,也可选用铜或铜合金,甚至石雕、木雕亦可。供奉曼扎有五种方式:象征物曼扎、色身曼扎、外器曼扎、财宝曼扎以及空性曼扎。若条件允许,应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供物而不更换。粮食供品需事先清洗干净,绝不可用陈旧霉变的粮食供奉。
上品的供物有松石、珊瑚和各种宝石;稍次之的是物;再次之则用各种谷物如青稞、大米、大麦等。最次的选择是沙子、白石和粘土粒。在修供曼扎时,若有条件,可准备两套曼扎盘,一套用于加行,另一套则供奉于佛台上作为皈依境。
在操作时,应以左手持稳曼扎底盘,用右手腕(智慧脉所在处)与底盘表面反复摩擦,同时口诵百字明咒。这种摩擦并非因为底盘污垢需擦拭清洁,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消除内心的所知障和烦恼障等业障。不可使用布、纸等物品来擦拭,只能以手腕进行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