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苏醒,我瞥见了大侄女在朋友圈的动态,她正全身心投入到中考的备,昨日她专注于化学中的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概念。在此,我以更为生动的方式,为她阐释一下。
饱和溶液,便如某种溶剂对溶质的接纳程度,这其间隐相对的界限。溶解度的因素除了溶质的数量,还有温度的微妙影响。
当一种溶剂还有空间继续接纳某种溶质时,我们称之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相反,当溶剂无法再接纳更多的溶质时,它就被称作对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依此类推,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日常的饮食。饥饿时,就如同是不饱和状态,开始进食,随着食量的增加,七分饱、八分饱、九分饱都还处于未满状态,而十分饱则象征着已达到饱和。
有时食物太过诱人,美味至极,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口。这就像是在已经饱和的状态下,再强行更多,便有了溢出的感觉。就如同溶剂中过多的溶质无法再溶解,只能以实体的形式呈现。
再来说说温度和溶剂量的话题。
天气温暖或是运动之后,我们的食欲常常会更旺盛,吃的东西比平常更多;而在天气寒冷或休息时,可能食欲会有所减退,吃的较少。这便是温度对我们饮食习惯的影响。
而溶剂量的概念也颇为简单。长期大量进食的人,胃部可能会因习惯而扩张,导致其容量增大;而长期厌食的人,胃部可能会因缺乏使用而逐渐缩小。
总体而言,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与化学中的原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需细心观察与体验,我们便能发现生活中的学问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