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深邃,文化璀璨。沿着文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时期文化的独特风貌:先秦的散文风采,两汉的赋之繁华,南北朝的骈文特色,唐朝的诗歌盛世,宋代的词章之美,元朝的曲艺之韵,以及明清的散文精髓。
唐朝不仅经济昌盛,文化亦蓬展。“文章随时代而作,诗歌应时势而唱。”文化的繁荣在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时涌现了众多有影响力的诗人,其中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人尤为出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亦称“谪仙人”。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后人称其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李太白的性格豪放不羁,喜爱饮酒,常以酒为伴,创作诗篇。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时,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作品,均为其代表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独坐敬亭山》这首五言绝句。该诗作于天宝十二年秋,李白游历宣州时。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深感人世辛酸,看透了世态炎凉,对现实产生了不满与感慨。全诗仅四句,却深刻描绘了眼前之景并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首句“众鸟高飞尽”描绘了一群鸟儿飞向高空的景象,展现出天际的开阔与明朗;次句“孤云独去闲”则以一朵悠然自得的孤云为引子,描绘了其悠然飘逝的姿态;第三句“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相互对视的情景,流露出彼此的不满足;而最后一句“只有敬亭山”则突出了敬亭山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
诗人借助于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天空中的“云”和眼前的“敬亭山”人格化,使得事物的状态与诗人的情感相互呼应。无论是鸟、云还是山,都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媒介,展现了他浪漫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