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一下蓝字
十一假期将至,出游时需注意防范动物伤害,尤其需警惕紧急处理——
胡蜂蜇伤
胡蜂,又称马蜂、黄蜂,其蜇咬后需紧急处理,以免引发全身性中毒和过敏反应。其蜇伤后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过敏、局部毒性和多器官损害。夏秋季是胡蜂活动较多的季节,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区域。
户外游玩如何预防胡蜂蜇伤
前往山区、野外等地方时,要穿长袖衣裤,避免过多皮肤。如遇胡蜂群,尽量躲避,不主动拍打和驱赶。一旦招惹蜂群,要迅速采取保护措施,如躲进建筑内关好门窗。
被胡蜂蜇伤后的症状
伤处会出现疼痛、肿胀,并可能伴有红肿、溃疡等症状。部分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迅速扩大、呼吸困难等。
户外被胡蜂蜇伤如何自救
首先检查有无皮肤内的毒刺,发现毒刺及时拔除。用清水彻底冲洗后冰敷。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海蜇蜇伤
海蜇蜇伤后会引起皮肤局部或全身反应性疾病,多发生在夏秋季沿海地区。
海蜇蜇伤的现场处理
被海蜇蜇伤后,应立即上岸用海水冲洗患处,切勿用淡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以免导致刺细胞破裂。尽快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专业处理。
其他常见动物咬伤及处理
包括马陆灼伤、蚂蚁螫伤、蛇致伤、蜈蚣咬伤等,处理方法各有不同,但都需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需就医。
注意事项
无论哪种动物咬伤或蜇伤,都应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二次感染。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祝大家国庆出行平安快乐!
整理 | 文案部小张
排版 | 设计部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