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翻拍经典作品,观众们并不排斥这一行为,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是因为其背后所蕴含的用心与匠心。现今一些翻拍作品除了追求商业利益外,似乎忽略了对于观众的尊重。以高希希导演的新版三国为例,其问题之多令人不禁要问:这真的是在用心呈现经典吗?
一则,古代对皇帝或交谈时常用“臣”自称,但在曹操与董卓的对话中,难道董卓已经篡位称帝了吗?
二则,“媳妇”一词的起源与使用背景,在剧中似乎并未得到恰当的体现。剧中角色似乎忽略了这一词汇的地域性与历史背景,如孙坚父子似乎被描绘为南方人,但“媳妇”一词的起源与使用地并不全然适用于南方。
再论其他错误。如三英战董卓的情节设置、金屋藏娇的典故被不当运用、混乱的称呼逻辑、不恰当的台词运用等等。这些问题无不令人质疑翻拍作品的质量与制作团队的用心。
特别是从长安到洛阳的路线问题,剧中角色竟然选择绕远路而非直接经过芒砀山,这样的情节设置实在令人费解。陈宫在面对西凉军破城的紧急情况下,王允的反应却是不知变通地坚守,这种情节逻辑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再谈关系错乱的问题。如曹豹之女在剧中先是被称为曹氏,后又被描述为吕布的表弟,这样的关系设定显然是混乱的。汉朝臣子直接称呼刘邦为“汉高祖”,这样的细节问题也显得不够严谨。
还有台词与历史概念的错位。如徐庶回马荐诸葛时的台词错误,以及刘备说出不符合历史背景的台词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制作团队在制作过程中的不严谨与疏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网友恶搞的内容,如董卓说乐不思蜀、吕布称貂蝉为四大之首等,这些都是网友的恶搞,并非原剧内容。观众在观看时需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