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站接地扁钢的合理选择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遵循着一定的公式进行接地扁钢的计算与选择,如Sg≥IF/C√te。其中,IF和te的取值可详见表E.0.2-1。
特别说明:原规范公式E.0.1中的Ig(接地网入地对称电流)应更正为IF(接地故障不对称电流有效值),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对于220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我们通常要考虑te的值大于tm、tf和to的和;而对于220kV以下的电压等级,te的值应大于to与tr的和。
在考虑腐蚀问题时,我们假设腐蚀速度为每年的0.065mm。
- 原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热稳定系数的确定
- 短路电流的数据处理
本项目的系统接地方式采用了小电阻接地法,并保守地选取te值为2s(但实际上一般不会超过1.5s)。
在接地材料的选用上,我们选择了钢材并确定了其热稳定系数c=70。
根据《接入系统报告》的数据,远景年电站的短路电流达到了4.33kA,我们在计算中将其标记为IF=Id。
接下来是数据计算过程。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Sg的值应大于87.48(具体计算过程涉及IF、c和te的数值计算)。
为确保接地效果,接地极S的选取应不小于其75%,即65.61。
- 耐腐蚀性的校验
在考虑设计年限为25年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涉及腐蚀度的考虑)得出,所选接地扁钢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经过反向推算,我们发现在常规腐蚀度地区,选择50×5的热镀锌扁钢可以满足所有项目的需求,其电流承载能力远超过10.8kA。
考虑到土壤对扁钢的长期腐蚀影响,我们最终决定本工程的室外接地线干线采用50×5镀锌扁钢。
所选的接地扁钢完全符合工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