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隐藏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如下:
1. 期望与自我价值的错位。
比如,个人价值评估为6分,而伴侣同样为6分时,从表面上看是匹配的。但如果内心深处总认为应匹配一个8分的伴侣,那么就容易产生自我感觉的妥协。这种心理状态可能源于内心深处对完美的追求,但过度的追求完美可能会让人失去对现实的准确判断。
因为婚姻中的“将就”往往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如果过于沉溺于自我中心的思考,就容易忽视现实的契合度,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2. 缺乏全面看待伴侣的视角。
例如,婚前看重了伴侣的高颜值、高收入、高学历和忠厚的品格。然而婚后却过于关注伴侣不懂甜言蜜语、不够“解风情”的缺点,并因此觉得自己在婚姻中委屈求全、选错了人。
但请记住,人无完人。即便找到一个情商高、善解人意、擅长讨人欢心的伴侣,也难免会发现在其他方面存在不足。缺乏一定的包容心和全面看待伴侣的视角,容易让人在婚姻中感到不满和将就。
这样的婚姻状态对于伴侣而言也是一种煎熬,因为过度挑剔会双方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3. 成长与适应的缺失。
结婚只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某些价值可能会逐渐变化。比如,女性可能会经历自然的衰老过程,而男性可能面临生活压力导致的情感表达变化。如果夫妻双方不能持续成长和相互适应,当某些条件不可避免地下降时,双方都可能感到婚姻中的将就感。
4. 外部压力下的妥协。
对于某些人来说,到了适婚年龄却未能遇到合适的伴侣时,可能会面临家人的催婚和逼婚。若未能抵挡这种压力而草率结婚,那么这种婚姻很可能是一种妥协。
如果婚前没有充分了解对方是否合适、是否匹配,那么草率结成的婚姻很难有幸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