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语无边:意味着孩子的话语无需避忌,即便是所谓的不吉利之语也并无妨碍。自古以来,于新年之际,人们常将“童言无忌”或“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贴于门扉之柱,以此祈求家宅平安。
在巴金《家》的笔下,老太爷因觉群在堂屋中言辞不吉,便以“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为化解之法。童言真的无忌吗?那红纸真的能“镇”住一切吗?
母亲的谆谆、父亲的关爱期望、孩子纯真的世界。有时候,孩子的言语如刀似剑,虽然无恶意,却也深深刺痛人心。
妈妈与爸爸与保姆共处一室,奶奶诉说未来想乘飞机探访远方的孙辈。即使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已不在人世,我们依然告诉他们:“你是老不死的。”农妇带孩子散步时,孩子的眼中看到了他人所看不见的景象。当五岁的小男孩了四岁的小女孩后,他以他自己的方式承担起责任。校长的儿子韦小宝因一句玩笑而名声大噪。
孩子们的梦想、父母的担忧、孩子们的童真与直率。小明想换个妈妈,小红的爸爸面临选择时是否可以“吃席”。刘桂全即将考试,他的咒语与祈愿中透露出的是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
带儿子去北海游泳后的经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孩子的话语在人群中回荡,无论是与父亲游泳的叔叔还是即将撞飞前车的,都让人感到既好笑又有些尴尬。
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问:童言真的无忌吗?这些看似无心的言语,实则带有一定的侮辱性和伤害性。家里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话语有时确实令人措手不及。尤其是当他们不经意间说出父母的小秘密时,那种尴尬让人几乎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那么面对童言的无忌之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是否可以真的忽视孩子的那些“恶言”呢?我们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