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需注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中,捕捉学生的思考火花,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敏锐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
曾有一次英语公开课,我设置了一个练习环节,要求学生使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加上时态为一般将来时主句”进行造句。虽然这个句式较为基础,但当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造句兴趣不高时,我灵机一动,将这一练习转变为“接力游戏”。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的起点均为“如果我没完成作业”,接着组内成员轮流接龙造句。学生们的回答各具创意,如“如果我没完成作业,我会被老师批评”、“如果我没做作业,我将没有时间去享受周末”等,课堂氛围因此变得活跃起来。
将课堂“笑点”转化为教学契机
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现在完成进行时”这一重点内容时,我在引导学生练习时遇到了学生的哄堂大笑。我原本有些疑惑,但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的童真与欢乐,便顺其自然地询问原因。原来是因为课本中的一幅插图引发了大家的笑点——图画上的溜旱冰选手出现了“顺拐”的滑稽动作。我随即以此为话题,与学生展开了交流与互动。这一小插曲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成为了一堂生动的教学案例。
这两个例子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妥善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能够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反之,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捕捉并利用这些“意外”的课堂瞬间,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