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业的探讨
提及学业任务,大家是否曾感到疲惫不堪?那么,你们知道作业的起源是什么吗?它为何存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回忆昔日,当作业尚未在流传之时,学堂内充满着和谐与欢乐。那时候的学习环境相当宁静,效率也相对较高。那时的我们并非没有作业,但多数时候只需进行简单的背诵和书写练习,用不了多久便能完成,随后我们便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
自有一位人物出现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课后作业也因此而彻底改变。这个改变的推动者正是一位名为罗伯特·纳维利斯的意大利教师。他于1905年开创了家庭作业的先河。当时的家庭作业,被视作对学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事实上,不少学校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都将它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比如要求学生抄写古文一百遍、完成十套卷子等,提及这些,想必大家都能感受到那股沉甸甸的压力。
多年以后,家庭作业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几乎每个的学生都开始有了课后作业。教师们纷纷效仿那位意大利老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而这一举措竟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于是,作业的布置逐渐增多、再增多……从此,学生们的课后生活变得忙碌起来。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许多孩子都深受“家庭作业”的困扰。据统计,上海的青少年每周平均要花费约14小时来完成作业,而芬兰学生仅需花费3小时。全球范围内的学生,平均每周大约花费5小时来完成他们的作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写作业时间少的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就少。
例如在韩国,15岁的学生平均每周花费3小时完成作业,但他们同时也会花费约1.4小时进行家教学习以及额外的3.6小时的课外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