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圆粒稻的价格持续走高,这主要源于其最低收购价的持续实施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基层余粮逐渐减少,部分地区的圆粒稻已经销售一空,而部分储备库仍在积极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圆粒稻价格的稳定。随着年前加工企业积极备库,黑龙江长粒稻的价格也有所上涨。
具体来看,各家企业的收购价格保持稳定。齐齐哈尔富裕县沣裕米业、黑龙江源升河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对于15%和14%水分的圆粒粳稻收购价均维持在3000元/吨左右。长粒稻方面的收购价格也有所上调,如哈尔滨方正秋然米业有限责任公司14%水分长粒稻的收购价较上周上涨了60元/吨,而黑龙江源升河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14%水分长粒稻收购价也上涨了20元/吨。这些变化反映了市场对于大米需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尽管已到农历春节这一传统销售旺季,但黑龙江大米市场的走货速度并未因节日的临近而加快。这主要是由于稻强米弱的影响,成交情况依然低迷。由于加工企业水稻加工成本的上涨,黑龙江大米出厂价格整体保持坚挺,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微涨。例如,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圆粒米出厂价与上周持平,而长粒米的出厂价则有所上涨。
根据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黑龙江粳稻的收购进度在加快。截至2018年1月5日,粳稻收购量已达到258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8万吨。预计随着后续黑龙江其他地区开始大量启动最低收购预案,以及市场可供应粮源的有限性,黑龙江粳稻价格仍有望保持坚挺。
总体而言,当前黑龙江大米市场的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的影响。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整体呈现出稳定和积极的趋势,为消费者提供了稳定的大米供应。
在各地的大米批发市场中,价格也保持相对稳定。北京、福建、杭州等地的东北大米批发价与上周持平,这表明了全国范围内的大米市场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为消费者提供了价格透明度。
当前黑龙江及全国的大米市场在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这为保障粮食安全、满足生活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