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人们为年龄赋予了诸多雅致与含蓄的称谓,每一阶段都被赋予了美好的文化内涵。
生日:被称作初度,寓意新生之始。
婴儿:出生不久的婴儿被冠以“赤子”之名,因皮肤微红而得此名。
幼童时期:对于1岁以下的孩童,人们称之为“襁褓”,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柔软。
孩提时代:2至3岁的儿童被称为“孩提”,象征着孩童天真无邪的成长阶段。
换牙时期:当人处于7至8岁时,因开始换牙而被称为“龆龀”,记录了生命中这一特殊的成长过程。
垂髫之年:9岁之前的小孩被称为“垂髫”,因为他们的头发自然垂下,无需扎辫。
青春年少:进入9岁后,少男少女们被称作“总角”,头发束起分为两结,象征着青春期的到来。此时结识的朋友被称为“总角之交”。
女性青春年华:12岁的女子因开始戴金钗而被称为“金钗之年”,而13至14岁的女子则因其如豆蔻般青春洋溢的年华被赞为“豆蔻年华”。
男子成长阶段:对于13至15岁的男子,他们被称作“舞勺之年”,而到了15至20岁则被称为“舞象之年”,象征着男性的成长与成熟。
成年之际:女子满15岁时称为“及笄”,标志着她已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而女子满16岁时则被赞为“碧玉年华”。
成年与中年时期:20岁的男子被称作“弱冠之年”,标志着他们已经成年。而30岁时则被称为“而立之年”,意味着他们已经成熟稳重。
中年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40岁的人被称作“不惑之年”,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再迷茫和困惑。而到了50岁,人们则称之为“知天命”,表示他们已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晚年时光:步入晚年,60岁的人被尊称为“花甲之年”。70岁时则被称为“古稀之年”,寓意着人生的珍贵与难得。而到了80、90岁的高龄,人们则用“耄耋”来形容。当人活到100岁时,则被赞为“期颐之年”,寓意着百岁老人需要颐养。
还有一些特殊的年龄称谓,如77岁的“喜寿”、88岁的“米寿”、99岁的“白寿”以及108岁的“茶寿”。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年龄的独特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