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吃什么食物 小学古诗《蝉》

2025-01-1710:13:53常识分享0

《蝉》

【唐】李商隐之佳作

此诗述其难饱,徒劳其声。

五更之声渐稀,似将断绝,然树色依旧碧绿,无动于衷。

为官薄宦,犹如浮萍泛泛,故园已荒芜,杂草丛生。

幸得君鸣最警醒,使我亦觉家道清贫。

译文

原本就栖于高枝,难以饱腹,因之悲鸣传恨,却只是徒劳无功。

五更天后,蝉声逐渐稀疏,似乎即将断绝;然而满树依旧碧绿,毫无感情波动。

因卑微,如桃梗般随波逐流;故园田园长期荒芜,杂草已长至平地。

幸得你的鸣叫,最让我警醒。我和我的家人也过着清贫的生活。

注释详解

因字:因之,即因此。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居高处,靠风露充饥,故言难饱。

恨费声:因恨意而连续发出悲鸣之声,徒然浪费力气。

碧:即绿色,形容树叶的颜色。

薄宦:指轻微。

梗:此指树木的枝条,比喻漂泊不定。

故园:指往日的家园或故乡。

芜已平:指杂草已经长得齐平,覆盖了田地。

君:指蝉。

警:提醒,使人警觉。

亦:同样。

举家清:全家清贫,品行清高。

赏析与感悟

李商隐的这首《蝉》诗,是一首以蝉自喻的佳作。诗人借蝉的生存环境与鸣叫,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志向。

首联描绘了蝉的生存环境与困境,表达了其难以饱腹的境况。颔联则通过五更天后的疏落蝉声与树的无情对比,突显了世间的无情与个人的孤独。颈联则以薄宦自喻,表达了因卑微而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故园荒芜的悲哀。

尾联则以蝉的鸣叫警醒自己和家人保持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志向,同时也赋予了读者对人生境遇与选择深刻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