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长安远”之语:长安,古时称为西安,是闻名遐迩的古都城名,后来成为了国都的代称。这词语所表达的意境,便是当人仰望太阳,感到其近在咫尺时,而京师长安却遥不可及的感触。昔日常用来描绘渴望帝都而又难以抵达的心境。
历史翻卷到东晋时期,东晋的建立者司马睿有一个儿子名为司马绍。在司马绍的期间,他以之弱制衡权臣世家,巧妙地维护了南方社会的安定与进步。
司马绍自幼便以孝顺著称,他的文才武略皆备,且聪明果敢。曾有一次,有客自长安至建邺,司马绍的父亲司马睿询问客人情况,得知匈奴侵扰,,岌岌可危。司马睿听后情感难抑,泪流满面。
司马绍问其父:“父皇何故哭泣?”司马睿答以:“此等事非你所能理解。”然而司马绍反驳道:“我已然八岁,何不以实相告?”接着司马睿试探性地问:“长安与太阳,孰远孰近?”司马绍回答道:“来客自长安而未有从太阳来者,显然是长安近而太阳远。”
次日,当司马睿重提此事与众人分享时,不禁为之欢欣。他又问儿子同样的问题,而司马绍坚定地回答:“长安远,太阳近。”令司马睿略感困惑地询问缘由。司马绍则镇定自若地解释道:“虽抬头可观太阳之辉,然长安遥望而不可见,非长安远而太阳近乎?”在场之人听后无不拍案称妙,赞叹连连。西晋后,司马睿建立东晋成为晋元帝。晋元帝驾崩后,司马绍继承大统,是为晋明帝。
这段历史佳话不仅展现了司马绍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东晋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格局。如今再提“日近长安远”,已成古时故事之一种,却也饱对古代帝都的向往与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