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岳
杜甫之作
泰山之景何其然?苍茫之气未尽头。
大自然造神秀之景,阴阳交替似晨暮。
云层涌动于胸中,目光所及鸟归休。
登临绝顶心所向,群山渺小皆入目。
译文:
泰山啊,你究竟展现怎样的景象?远至齐鲁,你的翠色仍连绵不断。
你汇聚了天地间的神奇秀美,像山北山南的昏暗与明亮那样鲜明。
眺望那层云,令人心潮澎湃,极目远望,归鸟的飞翔更显辽阔。
我决心攀登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些低矮的山峰,尽收眼底。
【品鉴】
此诗约作于开元年间的一个春日。诗人杜子美游历名山大川,此为首次登泰山所作。站于五岳之尊的泰山之巅,诗人心生感慨,挥笔写下此千古传世之作。全诗意境深远,充满朝气。
诗篇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致。
首两句以问句开头,引出对泰山的初见之情。首句的“何其然”三字,流露出诗人对泰山的惊叹与仰慕。次句以齐鲁大地为背景,凸显泰山的高大雄伟。“未尽头”三字则展现了泰山山脉的延绵不绝。
三、四句则具体描绘了泰山的秀美与雄伟。“神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阴阳割昏晓”则通过自然现象突显了泰山的壮丽景象。
五、六句进一步细述泰山之景。“涌动”二字形象地描述了云层的变幻,“归鸟”则暗示时间已晚,但诗人的目光仍未移开,足见泰山之魅力。
七、八句为诗人观泰山之感悟。“登临绝顶”四字,展现了诗人的壮志与决心。“心所向”则表达了诗人的坚定意志,“群山渺小”则以低矮的山峰衬托泰山的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