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静谷
唐代诗人王维的杰作
闲暇时观桂花落,春夜静谧山色空。
月影惊起山鸟鸣,春涧时闻其声动。
在深邃的山谷中,桂花的飘落悄无声息,夜半时分,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沉入了空灵之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仿佛惊觉了山中的鸟儿,它们在春天的溪流中不时地鸣叫。
此诗为王维为友人所居之地题写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这五首诗每首都描绘一处独特的风景,更接近于风景的写实描绘,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
"闲暇时观桂花落,春夜静谧山色空",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手法,以声写景。花开花落的自然声音,只有在心境真正闲暇、放下世俗杂念的人,方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至一个空灵的境界。在"深夜"之际,诗人虽无法亲眼目睹桂花飘落的景象,但因"夜静"与观景者内心的"静",他仍能感知到桂花从枝头飘落、着地的过程。我们仿佛也进入了那"香林花雨"的美丽景象。"春山"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想象白天的喧闹景象:春日阳光、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此刻,夜深人静,游人已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无踪,山林也显得格外空旷。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只有心境洒脱,方能捕捉到他人无法感受到的情景。
末句"月影惊起山鸟鸣,春涧时闻其声动",以动衬静。月出惊动山鸟,鸟鸣春涧,虽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绘来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光静静流泻,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来,不时地轻语几声,配上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将整个寂静山林的气息呈现在读者眼前,与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中,擅长创造静谧的意境。此诗也是如此。然而诗中所描绘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感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幽静。这正是因为事物矛盾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动的发生或被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鸟鸣山更幽"这里蕴艺术辩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