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同长度的悬臂梁与简支梁,其挠度及挠跨比限值具有特定的规定。
关于悬臂梁的挠度限值,已进行了如下界定:
悬臂梁的挠曲线特征表现为其特定的形变模式。
悬臂梁梁端的转角大小是影响其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简支梁的挠度限值如下所述:
简支梁同样具有明确的挠曲线,而其支座的转角大小也是衡量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在特定的条件下,悬臂梁梁端转角与简支梁支座转角可能呈现等效关系。
从工程角度来看,挠度控制实质上是对梁截面转角的管控。在相同长度和挠度的情况下,悬臂梁最大截面转角(即梁端)约为简支梁(支座)的一半。计算悬臂梁的挠度允许值时,其跨度可取悬臂长度的两倍。
以简支混凝土梁为例,其挠跨比限值设定为1/250,而最大转角则限制在1.6%以内。
为了提供参考,混凝土屋面的常规排水坡度一般被设定为2%。
楼层构造在考虑挠度控制时,通常比金属屋面和幕墙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人员活动频繁的地方,舒适度考虑使得挠度标准更加严格。
对于屋面材料而言,由于其变形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设计时需对挠度控制采取较为严格的措施。
在比较玻璃幕墙与金属面板的变形适应能力时,玻璃幕墙对变形的适应力相对较弱。
针对墙梁在活荷载下的挠跨比限值,金属面板的限值为1/100,而带有玻璃窗的构造则需遵循1/200的限值。
当结构的跨度增大时,对其挠度的控制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以混凝土梁为例,其挠度限值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为1/200或1/300。特别是对于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当跨度超过12m时,其挠度容许值需乘以0.9的系数。
当活荷载远大于恒荷载时,需额外进行活荷载挠度的验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活荷载的挠度限值约为恒活标准组合的1.2至1.4倍。只有当活荷载是恒荷载的2.5至5.0倍时,才需进行活荷载挠度的补充验算。这种情况在实际工程中较为罕见,墙梁构造除外。
对于钢主梁而言,其活荷载挠度允许值已给出具体数值,若达到该值则需进行相应的验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