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汪曾祺先生的后辈汪朗、汪明、汪朝的统计,汪老先生在他的一生中,自行编定或经他认可由别人编选的集子总共有27种。如果我们更严谨一些,可以将这些作品称为“汪曾祺自编文集”。
这些自编文集的文体相对单一,主要包含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偶尔也有一些新、旧体诗的创作,以及一本文论集和一本人物小传。尽管文体的范围不广,但时间跨度却相当大。例如,第一本与第二本集子之间相隔了十多年,而第二本与第三本又相隔了近。更令人惊奇的是,汪老先生享年77岁,但他在前66年的创作生涯中仅出版了4本书。对此,汪先生自己也曾自我检讨说:“我写得太少了。”
自1987年开始,汪老进入了创作的巅峰期。这十年间,他的作品数量大增,占到了他一生作品的一半以上。这不仅是创作数量的高峰期,也是出版的高峰期。除了1990年和1991年没有新书出版外,每年都有新的作品问世。特别是1993年和1995年,他的作品更是如潮水般涌现。这既反映了汪先生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追捧,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集子中重复的篇章较多。
我曾写道:“虽然未能亲炙汪曾祺先生的,但他的作品一直是我心中的至爱。阅读他的作品已经三十余年,依然让我感到兴趣盎然。我深感欣慰的是,在文学市场日益萎缩的背景下,汪老的作品却依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新旧选本层出不穷,汪粉也越来越多。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一点真诚、朴素的优雅、诗意和美感。”
那么,是否有必要和可能出版一套全面、系统、真实的“汪曾祺自编文集”,以满足市场和读者的需求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1961年11月25日,汪曾祺完成了他的短篇小说《羊舍一夕》,这是他十二年来的第一部小说。次年的6月,《文学》在显要位置刊发了这部作品。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农科所孩子们平凡而健康的生活,基调乐观向上。虽然不是重大题材,但它既符合时代主旋律,又展现了汪曾祺写作的鲜明个人特质。此后,他终于回到北京,开始了新的创作生涯。
1963年1月,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仅四万字的《羊舍的夜晚》,收录了《羊舍一夕》以及另外两部短篇。这是汪曾祺的第二本书,距离他的第一本集子《邂逅集》的出版已有十三年之久。他对促成此书面世的作家萧也牧一直心怀感激。
虽然书小,但其意义非凡。该书的制作精良:书名由汪曾祺亲自用毛笔书写,封面以深蓝色为主,配以木刻插图,由黄永玉所绘。汪文黄画,相得益彰。这两位年轻时的挚友、不世出的天才共同留下了一份珍稀的作品。
这本书的稿费近八百元,从出版到80年代初期,整整成为汪家唯一的大额存款,一直未动用,以备不时之需。每当想起这笔钱,汪曾祺和家人都会感到心安。
新版《羊舍的夜晚》现由三联书店于2018年重新出版。我在此写下这篇前言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