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常常出现年龄的称呼,让人充满好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称谓的神秘面纱吧!
1.襁褓:这并不是现代所说的襁褓,而是在古代,未满周岁的婴儿就被称为襁褓。
2.黄口:古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口,后来泛指十岁以下儿童。
3.孩提:古时称二三岁的幼儿为孩提。
4.始龀:指七八岁的儿童,此时他们开始换牙。
5.垂髫:三四岁至岁的儿童,他们头发自然垂下,故称垂髫。
6.总角:八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他们将头发编成辫子,扎在头顶两侧,形如羊角。
7.舞勺之年:男子十三岁时的代称,古代此时开始学习文舞。
8.舞象之年:男子十五岁到二十岁的阶段,这是他们青春的尾声,逐渐步入成年。
9.束发:男子十五岁时的仪式,将头发束起,代表成年之始。
10.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的青春时期。
接着,还有许多古意的年龄称谓等你探索:
11.及笄之年:女子的十五岁,笄礼后便视为。
12.弱冠:男子的二十岁,冠礼后正式。
13.而立之年:三十岁的男子,应当有所成就。
14.不惑之年:四十岁的智者,已无太多困惑。
15.知天命之年:五十岁的智者,看清生活真相。
16.耳顺之年/花甲:六十岁的长者,听惯了世间纷纭,心境通达。
17.古稀之年:七十岁的高龄,人生已近暮年。
18.耄耋之年:十岁的高寿老人,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智慧值得敬仰。
19.鲐背之年:九十岁的高寿老人,如鲐鱼背般长寿的象征。
20.期颐之年:百岁之人,生活起居需子孙照料。
了解这些古意盎然的年龄称谓后,再看古装剧时是不是不再一脸懵了呢?这些称谓不仅展现了古代的文化与智慧,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你能将这些知识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