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有一位杰出的诗人贺知章,他的诗风雄浑豪放,个性豪爽。他曾经向唐玄宗引荐了李白这位才子,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诗狂”。他经常与李白、李适之等名士一同饮酒赋诗,被赞誉为“醉八仙”。如今我要讲述的是他八十岁返乡后所作的《回乡偶书二首》。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作品
【之一】
离家多年后重回故乡,我的乡音依旧未变,但鬓角却已斑白。儿童见了我却不认识我,好奇地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客人。
【之二】
离别故乡多年,岁月流转,人事已非半消磨。唯有门前那镜湖水,春风拂面,依旧泛起那旧时的波纹。
诗中流露出的是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当年离家时风华正茂,如今回到家乡已是白发苍苍。那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多年的离别让亲朋好友告诉我,那些年所认识的旧友玩伴或已离世,有的也已沉沦。只有门前的湖水依旧,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涟漪。
第一首诗的描写生动逼真,文字朴实无华,情感自然流淌。诗人置身于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内心难以平静。首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对比,突出了数十年久居异乡的辛酸与无奈。而“鬓毛衰”则具体描绘了老态龙钟的形象。在乡音的映衬下,诗人的变化更显突出,为下文的笑问场景做了铺垫。
三、四句是一幅生动的自画像。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引出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全诗在问答之处作结,但余音绕梁,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第二首诗继续了第一首的情感线索。通过与亲朋好友的交谈,诗人得知了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他感叹人事无常,更添愁绪。“离别家乡岁月多”与第一首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旧友玩伴的离去、沉沦让诗人更加悲伤。“近来人事消磨”这句看似抽象的诗句却写出了触动人心的真实事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接着诗人将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向景物的描写上。只有门前的湖水依旧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水波这实际上是对岁月沧桑的感叹因为除了湖波没有改变之外过去的人和事几乎都已变化尽了从而将“物是人非”的情感描绘到了极致。